AG玻璃的透光性是其核心性能指标之一,其表现受加工工艺及参数设计直接影响,具体分析:
1. 透光率范围及工艺影响
基础指标:AG玻璃的透光率通常在88%至99%之间,具体取决于工艺类型:
化学蚀刻法:透光率可能因表面粗糙化处理而略有下降,但优质产品仍可保持**≥90%**(如蚀刻AG玻璃透光率可达90%-92%)。
喷涂法:采用纳米涂层技术,透光率几乎不受影响(如喷涂AG玻璃透光率可达95%-98%)。
高端复合工艺(如AG+AR镀膜):透光率可提升至99%以上,同时兼顾防眩光与高清晰度。
工艺对比:蚀刻法因表面微观结构改变会略微降低透光率,而喷涂法和镀膜工艺通过光学补偿可维持更高透光性。
2. 透光性与其他参数的关联
光泽度与透光率正相关:光泽度越高(如车载领域常用110±15),透光率越接近上限值,画面清晰度更高。
雾度与透光率负相关:雾度越高(如触控板常用雾度≥50%),透光率会相应降低,但防眩光效果更显著。
表面粗糙度:粗糙度范围一般为0.06-0.25μm,适度粗糙可平衡透光率与防眩性能。
3. 应用场景与透光率需求
高透光场景:
教育/医疗设备:透光率需≥90%以保障画面色彩还原,如智慧黑板采用99%透光率AG玻璃。
车载显示:要求透光率≥95%并配合高光泽度(110±15),确保强光下可视性。
防眩优先场景:
户外广告屏:透光率可放宽至88%-90%,侧重降低反射率至1%以下。
总结
AG玻璃的透光性通过工艺优化可实现88%-99%的宽幅覆盖,其表现与光泽度、雾度等参数密切相关。在高端显示领域(如医疗、车载),复合工艺AG玻璃可突破透光率瓶颈,兼顾防眩与高清晰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