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访问泽亮官网!
始于2011年,专注电容触摸屏定制生产国家专利技术 玻璃深加工源头厂家
全国咨询热线:15099934738
热门关键词: 电容触摸屏   AG玻璃   AR玻璃   钢化玻璃   夹胶玻璃  
联系我们

【 微信扫码咨询 】

15099934738

15099934738

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资讯>钢化玻璃

9H钢化玻璃+全贴合工艺强度测试:技术解析与性能验证

作者:admin 浏览量:29 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4-17 10:43:56

信息摘要:

随着智能手机对屏幕防护需求的提升,“9H钢化玻璃+全贴合工艺”的组合成为高端贴膜市场的热门选择。然而,这一技术的实际强度表现与宣传是否存在差距?本文结合材料特性、工艺原理及测试数据,系统分析其性能边界与核心挑战。一、9H钢化玻璃的硬度解析1. 硬度标准的争议铅笔硬度与莫氏硬度的混淆:商家常宣称的“9H硬度”实

随着智能手机对屏幕防护需求的提升,“9H钢化玻璃+全贴合工艺”的组合成为高端贴膜市场的热门选择。然而,这一技术

的实际强度表现与宣传是否存在差距?本文结合材料特性、工艺原理及测试数据,系统分析其性能边界与核心挑战。


一、9H钢化玻璃的硬度解析

1. 硬度标准的争议

铅笔硬度与莫氏硬度的混淆:商家常宣称的“9H硬度”实为铅笔硬度(H表示石墨硬度等级),而非莫氏硬度。普通钢化玻

璃的莫氏硬度仅为5-6,远低于石英(7)和康宁大猩猩玻璃(6.5)。


实际防护能力:9H钢化玻璃可抵御钥匙(莫氏硬度5)等金属刮擦,但无法抵抗沙尘中的石英颗粒,长期使用仍会产生划痕。


2. 材料与工艺优化

化学强化处理:通过硝酸钾离子交换工艺提升玻璃韧性,但工艺缺陷(如暗伤、沙眼)会导致易碎性增加。


铝矽酸盐玻璃:高端钢化膜采用铝矽酸盐材质(成本为钠钙玻璃的4-5倍),其抗冲击性与表面疏油层耐久性显著优于普通

产品。


二、全贴合工艺的技术演进

1. 工艺类型与强度关联

工艺类型 核心特点 强度缺陷

OCA光学胶贴合 采用压敏胶,需脱泡机处理 易残留气泡,对ITO线路填充性差,脱胶风险高

LOCA液态胶贴合 流动性强,适合大尺寸 溢胶难控制,固化不均匀,边缘易开裂

UV-OCA(SCA) 热压固化,无气泡 粘接强度高,抗水氧渗透,适合曲面屏

2. 全贴合对强度的影响

抗冲击性提升:SCA工艺通过热压使胶层均匀填充,减少应力集中,抗摔性能较传统OCA提升30%以上。


边缘贴合度:3D曲面全贴合可覆盖2.5D屏幕边缘,但工艺成本高,劣质产品易出现翘边或割手问题。


三、强度测试的核心指标与结果

1. 测试方法与标准

防爆性能:模拟跌落测试(1.2m高度至大理石地面),观察钢化膜碎裂形态(网状纹路)及屏幕损伤率。


抗冲击性:通过落球冲击试验(200g钢球从50cm下落)评估贴膜与屏幕的协同抗压能力。


耐刮擦性:使用莫氏硬度笔(5-7级)及钢丝绒(#0000,1kg压力)进行表面磨损测试。


2. 实测数据对比

测试项目 普通钢化膜(OCA) 高端SCA工艺贴膜

防爆碎裂率 35% 15%

屏幕损伤率 22% 8%

边缘翘曲概率 40% 5%

透光率损失 5%-8% <2%

注:数据参考实验室环境模拟结果及行业报告6910。


四、技术局限与未来方向

1. 现存问题

厚度与手感矛盾:0.3mm以上钢化膜抗冲击性更优,但影响触控灵敏度;超薄膜(0.15mm)强度显著下降。


曲面屏适配:3D全贴合工艺良率低,成本高昂,尚未完全解决边缘贴合与强度均衡问题。


2. 创新趋势

复合涂层技术:开发纳米级疏油层(电镀工艺),延长防指纹效果至3个月以上。


AI工艺优化:利用LSTM神经网络实时监测脱泡压力与温度,实现动态参数调整,目标将气泡残留率降至<0.005%。


结语

“9H钢化玻璃+全贴合工艺”在防刮擦与抗冲击性能上确有提升,但其强度仍受限于材料本质与工艺精度。消费者需理性看

待“防爆”“9H硬度”等营销术语,选择适配机型与使用场景的产品。未来,随着SCA工艺普及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,这一

组合有望在折叠屏、车载显示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。


本文标签:钢化玻璃
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5099934738

上班时间

7*24H全天候

公司电话

15099934738

二维码
线